为提升青少年环保意识,培养具有生态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2025年7月28日,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梦志愿服务队在武汉畔湖社区的青少年空间“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上,开展了一场以“那些‘美丽’的污染”为主题的环保科普课程,用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助力青少年暑期成长与环保意识培育。
课堂现场,青梦志愿服务队成员李芳敏引入案例,开启了一场环保科普之旅。1978年“卡迪兹号”油轮触礁导致原油泄漏的画面,尤为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讲师结合该案例,清晰定义了环境污染:因人类活动造成环境质量恶化,进而扰乱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秩序。这一讲解让孩子们直观认识到了污染的危害。
随后,课程深入剖析多样污染类型。从土壤污染、水污染到空气污染,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知识,更聚焦光污染这一“隐形杀手”,讲解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的区别与影响,让孩子们意识到污染就在身边。问答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围绕“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污染”积极发言,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污染的认知。
展开剩余58%谈及污染危害,讲师通过图片与数据,呈现污染引发疾病、破坏生态平衡的严峻现实。赤潮导致渔业受损、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案例,让孩子们切实感受生态失衡的后果,环保行动的迫切性悄然植入心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基于此,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孩子们领取画纸彩笔,绘制生态场景,以童趣笔触勾勒河流、花草与动物,于创作中梳理生态系统知识。青梦志愿服务队的其他成员俯身指导,鼓励孩子融入环保创意,现场氛围温馨又热烈。同时,课堂发起“自制桌面垃圾桶”“垃圾分类实践”倡议,引导孩子们从身边小事践行环保。
这类知识与实践融合的环节,是公益托管服务的生动延伸。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剖析与实践互动,不仅传授生态知识,更培养孩子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在暑期课堂深深扎根。参与家长纷纷反馈,“孩子回家不仅主动分享环保知识,还主动要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肯定了课程意义。
守护生态,始于少年。这场环保课堂,以趣味形式点亮青少年环保认知,让暑期托管突破单纯看护功能,更成为传递责任、培育未来环保力量的平台,助力孩子们成长为生态守护者,用行动绘就美丽中国的青春底色。
发布于:贵州省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